《文献与数据学报》2025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本期目录
人工智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及启示……………………………………………………………………………………娄 峰 董婉璐
大模型赋能可信数据空间:数据安全治理与信任机制构建………………………………………………………………………………裴 雷 陈晓宇
人工智能时代平台算法滥用行为及其反垄断规制……………………………………………………………………………………………………付 林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国数字技术研究主题演进趋势………………………………………………………………………………张 涛 翟梦婷 马海群
我国信息素养研究主题结构与发展趋势分析………………………………………………………………………………韩牧哲 陈亦侯 刘桂锋 邢 影
搭配强度计算公式的特点与应用——以国际中文教育为例………………………………………………………………………………张永伟 梁敬芝
面向专题数据库构建的重大突发事件数字资源组织与存储研究…………………………………………………………………刘 劲 王玉员 王世文
多模型融合下的量化自我影响因素元分析…………………………………………………………………………………………………………… 陈 洁
公共图书馆参与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研究…………………………………………………………………………………………………………邓雅琴
人工智能赋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期刊报告发布会综述
本期摘要
人工智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娄 峰 董婉璐
摘 要:[目的/意义] 当下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人工智能作为科技领域最具颠覆性与变革性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全方位融入人类社会。哲学社会科学也无可阻挡地步入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新纪元。展望未来,人工智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趋势将愈发显著。[方法/过程] 在全面梳理人工智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发展历程、理论框架以及实现机制的基础上,选取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经济大数据与政策评估实验室”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该领域的应用趋势与发展前景,并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结果/结论]提出人工智能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融合前景和应用方式,拟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人工智能 哲学社会科学 跨学科融合 经济大数据
大模型赋能可信数据空间:数据安全治理与信任机制构建
裴 雷 陈晓宇
摘 要:[目的/意义]探讨可信数据空间的关键构成要素及其实现路径,重点分析大模型技术在数据安全治理和信任机制框架构建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过程]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数据安全治理、大模型技术路径和信任机制构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结果/结论]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需要在制度、技术和多主体协作之间实现深度融合。大模型为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强大支撑,尤其在实时监测、异常识别、智能决策及自动化合规管理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数据安全治理的完善依赖于信任评估体系的动态优化,通过分类分级?;ぁ⒖缰魈逍骰坪涂山馐托栽銮?,提升可信数据流通的透明度与可控性。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过程,更是数据治理范式的变革,其实施路径需兼顾合规性、互操作性与国际化标准对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高效配置。
关键词:可信数据空间 大语言模型 数据安全治理 信任机制 数据治理框架
人工智能时代平台算法滥用行为及其反垄断规制
付 林
摘 要:[目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算法“崛起”并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由算法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平台算法滥用行为就是其中之一。研究分析平台算法滥用行为法律规制现状和实践困境,能够更好地为其反垄断规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中的期刊文献、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的裁判文书为数据来源,通过分析得出平台算法滥用行为的主要热点及研究框架,并对国内外研究主题进行比较分析和反垄断规制展望。[结果/结论]根据对平台算法三种滥用行为分析,在平台算法审查、数据收集使用规制、完善平台算法滥用反垄断立法以及强化平台算法滥用反垄断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实现竞争规制与竞争促进相互平衡。
关键词:人工智能 平台经济 算法滥用 反垄断规制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国数字技术研究主题演进趋势
张 涛 翟梦婷 马海群
摘 要:[目的/意义]数字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和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我国数字技术研究的主题演进趋势,旨在加强数字技术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推动数字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思路和借鉴。[方法/过程]梳理2005年至2024年关于数字技术研究的核心文献,采用TF-IDF词频分析法,从总体趋势与演进维度两方面对我国数字技术研究的主题演进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我国数字技术研究可以分为五个发展阶段,从初期的数字技术应用探索,直至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技术创新驱动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学科领域交叉性、研究主题与技术多元化、数字应用广泛性、产业发展可持续性的特征与趋势。
关键词:数字技术 新质生产力 研究主题 演进趋势
我国信息素养研究主题结构与发展趋势分析
韩牧哲 陈亦侯 刘桂锋 邢 影
摘 要:[目的/意义]新时代,信息素养或数据素养将成为全社会各行业人员的核心能力要素。梳理我国信息素养研究主题的阶段性发展脉络,旨在揭示我国信息素养研究的主题结构,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收录的6230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为数据源,采用逻辑增长函数将我国信息素养研究划分为四个阶段,基于BERTopic模型绘制出我国信息素养研究近30年的主题演化路径,并分阶段进行主题结构与发展趋势分析。[结果/结论]我国信息素养研究和实践方向随技术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体现出如下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机构,保持足够的环境敏感性;信息素养教育的重心从信息技能教育转向信息意识培养;信息素养教育的对象从学生群体延伸至社会公众;人们对信息资源要素属性的认知不断提升,对数据要素的理解不断深化。
关键词:信息素养 BERTopic模型 主题结构 发展趋势
搭配强度计算公式的特点与应用——以国际中文教育为例
张永伟 梁敬芝
摘 要:[目的/意义]分析搭配强度计算公式在汉语窗口搭配和依存搭配自动提取中的特点和性能差异,旨在为汉语搭配研究和国际中文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取7种典型的搭配强度计算公式,从真实语料库中为60个典型的词语提取窗口搭配和依存搭配,邀请专家进行评分验证后,分析不同公式的性能表现。[结果/结论]面向国际中文教育时,公式Dice系数、MI3和对数似然比在搭配提取中表现较好,而互信息和搭配词频次表现较差,依存搭配提取的精确率普遍高于窗口搭配,并用MI3和Dice系数可以取得最高召回率,但仍难以达到100%。研究结果为搭配强度计算公式的选择和搭配提取工具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窗口搭配 依存搭配 搭配强度计算公式 语料库
面向专题数据库构建的重大突发事件数字资源组织与存储研究
刘 劲 王玉员 王世文
摘 要:[目的/意义]面向专题数据库构建重大突发事件数字资源本体组织模型,有利于保存与传承灾害历史记忆,发挥重大突发事件数字资源的历史价值与实际作用。[方法/过程]通过分析重大突发事件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剖析各数字资源相关特性与组织需求,基于“5W1H”分析方法扩展构建了“5W1H1R”框架,据此设计数字资源本体概念模型并实现重大突发事件数字资源组织与存储。[结果/结论]研究设计出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方法、关系要素的重大突发事件数字资源本体模型,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未来研究将联合领域专家进一步完善资源采集机制,推进数字资源数据库与服务平台的实际建设,深化知识组织体系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 数据库构建 数字资源 组织模型 数据存储
多模型融合下的量化自我影响因素元分析
陈 洁
摘 要:[目的/意义]探索量化自我影响因素,对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个体健康意识和促进健康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本文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混合研究。首先融合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TST)、福格行为模型(FBM)及反思-冲动模型(RIM),构建TST-FBM-RIM模型。然后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中筛选出32篇量化自我相关实证文献,梳理出7个维度、13个影响因素和91个独立效应量。最后借助元分析方法,划分为动机形成和动机转化两个阶段,探讨量化自我13个影响因素,分析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两个调节变量的作用。[结果/结论]除社会规范外,其他12个自变量均与量化自我存在正向关联。性别差异在自我效能感、感知价值及社会规范对量化自我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年龄差异在感知价值、感知易用及感知有用对量化自我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
关键词:量化自我 时限性自我调节理论 福格行为模型 反思-冲动模型 元分析
公共图书馆参与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研究
邓雅琴
摘 要:[目的/意义]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历史文献的主要存藏机构,积极参与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工作,对于保护和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研法、文献分析法对公共图书馆参与全国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概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公共图书馆参与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项目,存在参与程度不高、参与形式单一、主动性缺乏等问题。建议公共图书馆可以从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学术积累、寻求多方合作、创新参与方式、建立有效机制等方面,提升参与地方文献丛书整理出版工作质量,履行图书馆?;ご械胤接判闾厣幕闹澳苁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地方文献丛书 整理出版